首頁 > 法律專欄 > 家事案例 > 遺產分割怎麼處理?

法律專欄

遺產分割怎麼處理?

分享到

家人過世後,若留下遺產,繼承人之間常會遇到「如何分割遺產」的問題。若沒有事先做好規劃或立下遺囑,常會引起爭執。那麼,遺產分割該怎麼處理呢?


1. 確認繼承人與繼承範圍

首先要確認繼承人是誰,以及遺產包括哪些財產。依照《民法》規定,繼承順序一般為:

  1. 直系血親卑親屬(子女、孫子女)

  2. 父母

  3. 兄弟姊妹

  4. 祖父母


2. 計算應繼分

每位繼承人依法有一定比例的應繼分。例如:配偶與子女同時繼承時,配偶與子女均分。若無子女,則由配偶與父母、兄弟姊妹共同繼承。


3. 協議分割

繼承人可以共同協商如何分配遺產,例如誰繼承不動產、誰繼承存款,或是將財產出售後再依比例分配。若能達成共識,可以節省訴訟時間與費用。


4. 訴訟分割

若協議不成,繼承人可向法院提起「遺產分割之訴」,由法院依法律與公平原則裁定分配方式。這時通常需要律師協助,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。


5. 專業建議

處理遺產分割往往涉及龐大財產與家人情感糾葛,建議繼承人:

  • 儘早蒐集遺產資料(房地產、存款、股票等)

  • 先行嘗試協商

  • 必要時尋求律師協助,避免爭議擴大


遺產分割是一個既法律又牽涉情感的過程。透過清楚的法律程序與專業協助,不僅能保障繼承人的權益,也能減少家庭紛爭。

TOP